白酒的基本面没有变坏
首先,从白酒销售收入方面来说,2012年,国家公布的中国白酒销售收入约6000亿人民币,而到了2013年,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,这一年白酒销售收入只有5000亿人民币。在此时,有人就认为下降的这1000亿就表明经济开始处于下滑状态。他认为,每次统计都只是针对规模上的企业,有的企业因为自己发展的特殊性而没有被纳入统计范畴,所以最后得到只是一个大方向的的数据。到了2014年,中国白酒销售收入已经回升到了5300亿。在调整期的三年时间里,白酒销售收入都维持在5000亿和6000亿之间,这就说明如今白酒的销售收入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高度,经济总量并没有发生不合理的变化。其次在产能方面,近几年来,中国白酒的产量适中维持在1200万吨左右,并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。
中国白酒的这次调整,就是在基准面没有变的前提下,进行宏观的调整。从白酒产能和销售方面都不难看出,所谓的经济滑坡,只是说服力不强的个别论断而已。
淘汰是市场规律
为什么有的企业会在调整过程中出现困境,甚至走向消亡呢?有人认为是因为调整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,是调整让企业变得忐忑不安、步步为营,但他不这样认为。
以前一百万就能开一个白酒销售公司,而且能随意贴牌,这已经破坏了合理的市场规则。通过这次调整,那些没有按照现代科学的理念经营白酒的企业,在实力上也跟不上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调整步伐,这样的企业只能被淘汰。他们就好比是白酒市场这条高速公路上出现的拖拉机、摩托车,不仅让白酒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上不来,还会给整个市场带来不安全的因素。现在的市场需要清理、整顿与监管,所以淘汰其中的部分企业既是合理的,也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。
自从限制三公消费以后,很多人认为茅台这次要“遭殃了”,因为茅台之前最大的市场就在三公消费。然而,茅台发布数据表示,截至今年5月末,茅台已经完成了今年全年销售目标的50%。有酒业分析师指出,茅台甚至有望在接下来三四个月内就完成此前规划的全年目标。茅台没有“遭殃”,甚至在发展的道路上愈加兴盛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市场考验,茅台集团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战略部署,围绕生产、经营、管理工作,按照“三个转型,五个转变”的总体要求,调整优化结构,取得了稳中有进的成绩。
所以被淘汰只是部分企业的结局,对于顺应白酒市场、及时做出调整的企业,调整期对于他们而言则是一次机遇。